雪梨大學,澳洲中學,澳洲八大,澳洲大學,澳洲留學中心
    關於澳洲   留學資訊   澳洲學校   留學問題   聯絡我們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聽醫療界4位特區同齡人聊聊這些年:“深圳醫療行業已經駛入快車道”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0-06/11/content_23238987.htm"

人工智能朗讀: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從5月中旬開始,晶報推出大型專題策劃“我們40”全球尋人活動,面向全球尋找并挑選40位深圳經濟特區同齡人,傾聽并分享他們一路走來、追逐夢想的故事。“尋人啟事”發出之后,立刻轟動深圳,“刷屏”朋友圈,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從左至右依次是羅石宏、彭思萍、鄭慶鳴、李向賓。原標題:聽醫療界4位特區同齡人聊聊這些年:“深圳醫療行業已經駛入快車道”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11日訊(晶報記者羅俊杰/文、圖)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從5月中旬開始,晶報推出大型專題策劃“我們40”全球尋人活動,面向全球尋找并挑選40位深圳經濟特區同齡人,傾聽并分享他們一路走來、追逐夢想的故事。“尋人啟事”發出之后,立刻轟動深圳,“刷屏”朋友圈,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據悉,目前已有100多人通過晶報各種官方平臺報名。其中,來自深圳各個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共有10位。日前,晶報對其中4位進行了采訪。他們之中,有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隨省市醫療隊前往湖北武漢支援的護士,也有一直戰斗在深圳市定點救治新冠肺炎感染病人醫院重癥病房里的護工,還有來自疾控部門以及深圳與高校合作醫院的人員。作為在深圳醫療系統工作10年以上的深圳醫務人員,他們對近年深圳醫療水平大幅提升有著切身感受。聊變遷感嘆深圳正在大幅提升醫療水平“我2005年來深圳市人民醫院實習,2006年畢業到深圳市醫學繼續教育中心工作,2012年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港大醫院)工作,至今已經在深圳工作生活十幾年了。”來自港大醫院的羅石宏認為,比起他剛來深圳時,近年深圳醫療水平已經在大幅提升,“我覺得,大概2012年以來,深圳醫療行業發展非常快,駛入了‘快車道’。”他告訴記者,港大醫院是深圳引入的首個由政府與高校合建的醫院,“此后,像南醫大深圳醫院、中大七院等也陸續在深圳建設,深圳這幾年多了許多大型綜合醫院。在醫院建設這一塊,這幾年深圳在蓬勃發展之中”。“除了硬件之外,在軟件方面,深圳通過實施‘三名工程’,引入一批高水平的醫學專家、團隊,使深圳的醫療水平飛速發展。目前,深圳醫療的規模和水平,已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語了。我覺得,對于這些變化,深圳市民都可以切身感受到。”羅石宏認為,深圳醫療現在已經可以解決市民絕大部分的就醫需求。“現在,深圳醫療不僅服務本市市民,許多周邊市縣例如河源、汕尾等地的民眾,都慕名而來,在深圳就醫。”羅石宏認為,近年來,深圳在醫療領域舍得投入,而且是有針對性有計劃地投入,使深圳醫療有了質的飛躍,正在由市級向國家級提升:“上世紀90年代中期,深圳才有第一家‘三甲’醫院,就是深圳市人民醫院,現在則已經有18家了。不僅在原關內有,原關外地區也有一些。”希望未來深圳的醫療水平更高談及對深圳未來的期許,他們作為深圳經濟特區的同齡人,又是已經在深圳生活了十幾年的“老深圳”,自然很有話說。“我認為,通過與各知名高校合作,深圳醫療的發展平臺已經初步建立了。接下來,需要進一步完善機構,從而吸引更多的醫療人才到深圳來,要做到‘能夠吸引過來;來了能留得住;留下來后能發展得好。”羅石宏表示,希望深圳醫療能夠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醫療水平越來越好。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護理科上班的李向賓則表示,作為一名一線醫務人員,他將繼續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的業務技能,從而為深圳醫療的發展貢獻一些綿薄之力:“這次參加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之后,令我感觸良多。我覺得,只要認真學習,刻苦耐勞,在這個領域是能夠做出自己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作為一名‘深中醫人’,中醫講究治未病理念,我希望未來深圳市民能夠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多點關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有好的生活習慣,認真做好健康篩查工作,從整體上提高全體市民的健康素養和水平。”深圳市中醫院內分泌科的彭思萍認為,深圳人平時都太忙碌了,生活工作壓力也大,所以更要重視自己的健康。“我們和深圳經濟特區一樣,已經40歲了,也就是‘不惑之年’。對于像我這樣從北方過來的人來說,這座四季如春、繁花似錦的城市,真的令我們如癡如醉,非常喜歡!如今,我們工作生活在這座城市,當然是希望它能夠越來越好!”羅湖區疾控中心健康教育與促進科的鄭慶鳴表示,希望有更多的醫務人員投入到健康教育工作中,一起為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而努力。聊抗疫奔赴“雷神山”援助武漢抗擊疫情“今年2月17日,我作為深圳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國家第四批中醫援鄂醫療隊成員,前往武漢雷神山醫院,援助當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說起兩三個月前,隨隊奔赴武漢參與救助新冠肺炎患者的事情,深圳市中醫院內分泌科的彭思萍仍然思緒難平。她坦承,這一趟為期44天的“援鄂救援”之行,讓她和隊友們成長了許多:“我們和廣東省中醫院一起接管了雷神山醫院的一個病區,共有48張床位。因為這是當時緊急搶建的臨時醫院,當時病區正在封頂,病房是空的什麼都沒有,所以除了硬件基礎設施之外,其他很多東西都不完善,基本上等于我們去了之后重新開了一個新科室。一般醫院開一個科室至少要一個月,而我們去了之后僅用了2天時間,就把這個病區開了起來,開始對外接收病人。”“當時武漢的天氣還非常寒冷。因為雷神山醫院還未建設完善,大卡車過不去,所以需要通過人工搬運東西,加上剛開始時病人又多,所以我們那時候非常辛苦。一開始的時候,是病人等床位。最初不到2個小時,整個病區48張床位就收滿了病人。后來,則是床位等病人,因為病人少了。最終,我們共收治了99個病人。”彭思萍告訴記者,她們這批援鄂醫療隊共有25人,其中21人來自深圳市中醫院:“在這批隊友之中,我算是年紀較大的一個了,其他大多是85后或90后。盡管其中很多人是獨生子女,前期工作也非常辛苦,每天要工作十幾二十個小時,但是他們卻沒有一個喊累,更沒有人抱怨。我覺得,他們在關鍵時刻都很給力。”彭思萍表示,自己屬于國家中醫隊,中醫藥治療和護理效果能得到患者的高度肯定,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彭思萍透露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后,她和很多同事立刻主動報名,時刻準備著到“抗疫一線”支援。她表示,這次援鄂之行得到了深圳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令她非常感動:“因為我是護士長,負責管理防疫物資,所以平時跟各方都聯系得比較多。我們出發時,因為不知道此行要去多久,也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情況,所以市衛健委和醫院共為我們籌備了200多箱各類物資。我們出發后,市中醫院院長易鐵剛還特地交待我不要過于節約物資,要保護好自己、保護好隊員,不逞強,不退縮,科學防護,物資由他們想辦法保障,醫院永遠是我們最堅強的后盾!這點我聽了之后,覺得很感動。”彭思萍是廣東省揭西縣五云鎮人。1998年夏天,她中專衛校畢業后到深圳工作,至今已經在深圳工作生活22年了。2003年,她還參與過抗擊“非典”的工作:“我那時在市人民醫院,被抽調到發熱門診工作。”“這次參與援鄂工作,我自己覺得沒什麼,這是我們醫務人員應該做的。”彭思萍表示,在湖北武漢期間,最為牽掛的是自己還在上幼兒園的女兒:“因為我老公在華為上班,所以平時都很忙。幸好家公、家婆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幫我帶好小孩,深圳市政府和醫院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后勤保障,使我沒有了后顧之憂。”彭思萍告訴記者,回到深圳之后,她和隊友們都做了核酸檢測并集中隔離了14天,然后才回到家中:“加上回來隔離的時間,我這次離開家近兩個月。女兒見到我之后,立馬高喊著‘媽媽’飛奔過來,那一刻,我沒忍住,掉了眼淚。”持續兩個多月奮戰在深圳抗疫一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最讓我欣慰的是七八歲的兒子,一個人在家學會了煮東西吃。一天早上,他給我和老婆倆人各煮了一碗麥片,令我非常感動!我感覺這次疫情期間,他成長了許多,變得更加懂事了。”談起兒子,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護理科上班的李向賓頓時滔滔不絕起來。聽他說起來好像沒什麼,但是背后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疫情發生之后,因為他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癥病房擔負護理新冠肺炎重癥病人的工作,所以不能回家。一開始,他們都住在醫院宿舍,后來則在政府安排的隔離酒店住:“從1月底開始,我2個多月沒回家,直到4月初才見到老婆孩子。因為我老婆也在醫療機構上班,父母又沒在這邊,所以我把2歲多的女兒放在老家。大兒子今年才七八歲,我老婆上班后,他就一個人待在家里,中午自己弄點吃的。我們閑暇的時候就通過微信視頻掌握他的動態。說實在話,每天都挺擔心他的安全,但是又沒辦法,只能一再叮囑他要小心。”談及抗疫時的工作,李向賓表示,因為自己是護理組長,護理的又是病人相對比較嚴重的病區,所以在疫情緊張的那段時間非常忙:“我們4個小時一個班,每班幾個人,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輪換,護理病區十幾二十個病人。我們值班時,要給每個病人翻身。遇到一些比較胖的病人,加上身上又插著許多管子,所以非常辛苦,常常翻得我們腰酸背痛。”他告訴記者,市三院男的護理不多,僅八九個,女護理加上來支援的,最多時有上百個:“因為我是組長,又是男的,所以更得多擔待一些。”“來深圳之前,我還沒見過海,所以那時就想來看看。”李向賓告訴記者,他是河南省洛陽市人,2005年在河南省鄭州大學護理學院畢業后,因為向往南方的大海,所以就選擇前來深圳工作:“深圳的空氣要比北方好。而且比較開放、包容,城市建設也很漂亮。因此,我一來就深深地喜歡上了這座城市。”“經歷這次疫情之后,大家都成長了許多”“我之所以會選擇前來深圳,主要是因為當時我男朋友先畢業來了深圳,所以我畢業后就跟著來了。哈哈。”出生成長在甘肅省金昌市的鄭慶鳴,2006年7月從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畢業后來到深圳光明疾控部門工作。鄭慶鳴告訴記者,2017年,她調到羅湖區疾控中心健康教育與促進科上班,主要負責健康宣教方面的工作:“例如,針對5月底的‘世界無煙日’,我和小伙伴們推出了一期相關的短視頻,主題跟青少年有關。視頻發布之后,獲得了不錯的反響。現在,單位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由我們科室在負責管理和發布。”“對于新冠肺炎疫情,其實我們很早就注意到了。因為我在2018年以前都是在做傳染病防治工作,包括甲流、禽流感等,所以對這方面有經驗。”鄭慶鳴表示,她們后來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積極發布一些關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推文,倡導大家正確佩戴口罩,“總的來說,就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春節期間,鄭慶鳴一直留在深圳,和小伙伴們一起忙著做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工作。“印象最深的是1月23日,廣東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之后,我們需要制作與疫情相關的宣傳海報。當時,因為馬上就要過年了,廣告公司的設計師都已放假,所以我們團隊只能硬著頭皮自己設計宣傳海報。”隨后,因為印刷廠也都放假了,所以她們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家愿意接活的。1月24日(臘月二十九日)晚上印好送過來,她們半夜在單位接收,次日(除夕)就派送了出去。“這次疫情期間的經歷,可以說將令我終身難忘。我覺得,經歷了這次疫情之后,大家都成長了許多。”鄭慶鳴認為,在殘酷的疫情之下,每個人都在抗疫過程中發揮了自己的一些作用。[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施冰冰]

關鍵字標籤:洗鼻鹽